推行白事改革:一场白事办下来省了1.2万

一场白事省出1.2万元
4月30日,胶州里岔镇杨家庄村一名党员的父亲去世。5月1日出殡那天,这名党员既没有请吹鼓手,也没有安排迎精拜精。取而代之的是:灵车播放着哀乐,车前车后,参与出殡的人——女的统一在胸前别了一朵写着“哀念”的小白花,男的则在胳膊上戴了一个写着“孝”字的黑纱纪念袖章……一场白事办下来,这名党员自己只花费了3000元,较之前省了1.2万元。
这一变化源于里岔镇推行的殡葬改革。
4月30日上午,胶州里岔镇召开了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深化移风易俗”专题会议后,杨家庄村根据会议相关要求,根据自己的实际,制定了《关于殡葬事宜的规定》,从出殡的细节、坟墓墓穴面积、墓碑尺寸大小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规范。
去年,杨家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该理事会成员杨振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凡本村村民,按照村庄规定殡葬的,补助殡葬费1500元,还可得到民政部门1000元的补助。按规定,帮忙人员不分烟酒、不参与聚餐和代客,仅此一项就能省3000多元,不使用吹鼓手、不安排迎精拜精,又省2000多元,不燃放鞭炮、不使用棺材、不使用纸草,又省2000多元,墓穴、墓碑省1000元……合计下来,能省1.2万左右。
为了确保工作成效,里岔镇还专门制作了“我是党员 我带头 我承诺”承诺书,杨家庄村全体党员都在承诺书上签了字。字一签,就意味着党员要带头执行,并监督身边的亲戚、朋友执行。有了这个约束,在党员群体中推行白事改革已不成问题,但对于村里的普通群众来说,思想上能不能够接受?带着这一问题,记者先后到村民姜翠花、杨振太家走访。
“老人在世的时候,好好孝顺比什么都强。”姜翠花告诉记者,对于村里推行的殡葬改革,村民都坚决响应。“之前咱们村办一场丧事,少说也得上万元,要是再讲究一下排场,那得好几万元呢,今年镇里、村里都在搞移风易俗,提倡厚养薄葬,不但文明还省钱。”杨振太说。
村民们的态度让身为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杨振岗更有底气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重点教育引导村民厚养薄葬,通过白事改革培养大家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。”杨振岗说。

发表回复